观今鉴古乐永年(臧科/文)
——《艺苑集萃》序言
论其艺文,郭永年名不见经传。自我认知其人时,他就是那么让人毫不经意。他平凡、淡泊,全无敏慧的外表,在谈史论艺方面,也并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。人到中年,也许是贮文积识,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,他明智地选定了自己的价值取向。他观今鉴古,勤奋作为,不断亮出招式,显其身手,让人有士别三日之感。随之,有人走近他,了解他,乃至于领略到一个外浊而内清的郭永年,以他的慧眼识宝而名噪阜城。
中华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,深藏并传承于民间的书画诗文,文物古玩等等,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含素,当这些为人们所常见而又屡见不鲜时,郭永年却情钟于此,一幅幅古旧的字画、一首首古诗旧词,一本本线装残本,以及一些钱币、石砚、剪纸、木雕之类,都能在他的视线中定格,并开掘出它固有的价值。
永年就是这样用心观察,勤于思考。近年来,他已习惯于用文化的视角,钩沉的眼力和搜索的目光在故旧书物中淘金,通过辨其真善,解读精华,让蒙尘之珠重放异彩。像近代海派画家王震的《孤山逸韵》、杨秀珍的《封候图》、近代阜宁籍书画家姚山桥的《博古条屏》、晚清进士孙智敏的书法条幅等等。他都以历史唯物的角度,考证并评述作品的作者身世,时代背景和它的艺术价值,文理清楚,精到有序,深得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,并产生一定的文化效应。
留心处处皆学问,郭永年在旧书地摊上偶得其阜城清末明贤沈应星咏游苏杭的孤本《南游草》诗稿,拜读把玩之后,惜之有加,而又不忍独怀其壁,遂将诗册寄赠杭州园林文物局,博得对方的钦佩和重视。浙江文艺出版社即以《南游草》为蓝本,出版了一本诗图并茂的旅游诗集,为说古道今苏杭美,平添了一份历史的佐证。
郭永年的目光投向,既重鉴古,亦善观今,他着意鉴古是体察古老阜城的文化底蕴,兼及观今是聚焦文化传承。向为文人雅士称为“三绝”的诗书画,作为传统文化的精萃,只有传承不息,方显它的生机无限。阜宁人杰地灵,一代俊彦大展其才,诗联新人单国顺、戚相富;画家刘正荣、祖局林等地方名士,其人其艺其才,郭永年也都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评析,为之推举于世,昭示乡里。
几年来的上下求索,收藏鉴赏,他写下了数十篇考评文章,并在报刊广为发表,一番真知酌见,不无将启示更多的人去感受中华文化,珍视民族遗产,这便是郭永年为传承文明所做出的有益贡献。
郭永年对这份事业的身心投入,已到了乐此不疲的境界,说到今后,他显然是方兴未艾。为此,他搜集整理自己的文章,准备结集出版,这是他对过去每一份成果的珍惜,更是他承前启后,再续余绪的又一个新的起点。在《艺苑集萃》一书即将付梓之前,永年嘱余作序,我作为文化人,无疑是乐以为之的,并尊其所为,尽其所知,聊寄数语,是以为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