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与非宝
作者:臧科
(一)
一个50来岁身着村民打扮的人,手里紧紧的拎着一只不起眼的小黑包,在城里四处转悠,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听人说是“管宝”的地方,叫个什么“博物馆”。他进门寻得一个高而斯文人的办公所在,俯身低语:“请问你是这里的‘把手’吗?”“咹!叫馆长,你有什么事?”主人招呼他坐下,他并不直截了当的讲明来意。“我有一件古物,你们叫什么“墨宝”的,想请你们看看。”“好好好,感谢你对我们文博工作的信任和支持。”这位来客扫视四周,神秘兮兮的问:“这里边有没有外人?”“你放心,我们这里是专业单位,很安全。”他这才从包里拿出一个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一个纸卷,嘴里轻声说着:“这是我家的一宝,你们看看,如果合适,有个适当的五位数、六位数的,我也就把‘古宝’出手让给你们,也算是支持国家古物建设嘛!”
馆长带着十分惊奇的目光,盯着他徐徐展开的一幅画面。待全部放平,他自己就庄重、自豪的赞之不绝,还企盼着这位管宝的人会惊喜一番,再出个好价,与他协商转让。可这位馆长推上眼镜,俯首慎察之后,一脸啼笑皆非。
这哪是什么价值连城的“墨宝”,不就是八十年代旧挂历上的一幅山水画嘛,铜版纸印刷的,糊墙多年,已受湿霉变,斑剥发黄,似古而非古的印刷品,早成了一件该进纸篓的“废画”。哪能变废为宝啊!其实非宝。
(二)
沪上一名画家到郊区采风写生,背着画夹在一个老县城的一条老街上漫步晃悠。这里还遗存着不少青砖小瓦,临街石板门的老店铺旧门面。新城新街的兴起,这里已显萧条,原来的门面全部都成了寂静的居家,人气也渐渐疏淡……
画家总是喜欢在生活中寻微索幽,每遇这种环境,常会寻寻觅觅或驻足观望。偶然间,他发现在一敞开的石板门后,墙壁上隐约可见挂着一幅因年深日久,薰得黄里透黑的国画中堂。
门边坐着一位饱经沧桑的看门老太,画家打了个招呼,进屋细观之,是一幅青绿山水,凭着经验,他的目光在画面的四角,在丛林里、在巨石旁、在云气中仔细搜索。终于找到了尚能依稀可辨的作者的款名和印鉴,这令画家大吃一惊,这是明代的大家之作,虽为历史的烟尘淹没,成了蒙尘之珠,但仍不失高古光华。画家见好画,就像蜜蜂陶醉在花海之中。他遂与老人协商,言明自己搞画爱画,意欲出钱索画,老人不以为然。未经多磨,主人即言:“这破画要它何用,要!你就拿去,谈钱就沾不着了,有空来替我画个像。”画家言之再三,老人就是一副平谈,为钱不屑,任取无意。
画家收好画幅,出门在街边小店,买了几盒上好的饼干送来,老人感到是受之有愧,嗔怪他道:“你这个人也太客气了。那么一幅破画,还花钱买来饼干,太破费了,太破费了!”
有眼不识,其实是宝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