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选项将重置所有页面设置,包括任何以关闭的widgets及类别

重置

游刃方寸

作者:臧科      

篆刻是书法、国画的姐妹艺术。它融书法,章法,刀法诸美含素于一体,尽管方寸天地,它独具异彩,是书画作品中无可替代的“点晴”之秀。

古人书画多有兼善篆刻,这三者的共性所在即为同源,书、画、印三艺合壁,才能算是一幅完美之作。篆刻艺术,仅方寸天地,但精湛的印艺,又总是见微知著,气象万千。篆刻和书画一样,都需要有序传承,发扬光大。盐城篆刻不乏后继,一代前承,承前启后,以老带新,育才树人,以至队伍的形成、艺术实践的提升都进入了地方印艺发展的新阶段。

盐城的篆刻艺术,史传虽少底蕴,但书家、画家兼事印学者,也不乏其人。在人们的记忆之中,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,虞山·受言先生独领风骚,当首推古城治印“第一刀”,也是这方土地篆刻一门的第一位拓荒者。

先生的篆刻艺术,格高韵古,享誉古盐。而更确切的说,他是一位国学家,学养涵盖了汉学、书法、篆刻等多元学科。篆刻的精深,得益于诗词、书法的深厚底蕴。他的书法既博又专,尤以小篆最见功夫,而以篆入印,又是承袭相继,不二法门的根本所在。于此,先生历几十年笔耕刀镌,上追秦、汉,再涉明清及近代流派印风,多元印学思想和篆刻实践的相互濡染,走出了自己的路子,他的“印作”刀笔求势、疏中求密,平中求奇、险中求稳,独僻蹊径的虞氏印风,五十年代起然成风范。

盐城书画家涉足创作实践之初,从早期普及实用型向专业创作型转型的时候,面对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、绘画作品,开始意识到追求作品的完美。一方好印,增一份色彩,这尤为重要。人们重新认识并渐次走近劲草老人(虞山号称),求印、拜师,接踵而至。随之虞老的印艺,广为传播。本地书画家的常用印大多出自其手。先生在和我的过往中,也每以治印相赠,且数多而质上乘,除“名章”、“闲章”之外,用于起首的印也书画类全,亦如书法上的“笔歌墨舞”、用于花鸟画的“徐黄遗意”、“花香鸟语”,用于山水画上的“十水五石”等。朱、白文兼有。总体上,他治印的刀法刚劲峭利,朴茂稳实,以刀痕缺蚀处理残拙美;结构印稿,设计疏密,营造空灵;时而流露多见于书画中一种形式感。尽臻汉印神妙,做足“金石气”和“书卷气”。这和我们书法上所追求的审美情趣,契合无异。乃至于先生印品在我的藏印使用中成为首选,并以高频率见诸作品之中。也常有业内人士,见印思齐,垂青于方寸之艺,见仁见智,本土首推,非虞山先生莫属。

先生印学精深,然不求闻达。他始终没有忘记篆刻艺术的传承,也必须遵循新老相继的自然规律。正如他一首诗中所寄的期待:“功深期入木,艺绝待传薪。自顾成衰朽,犹思逐后尘。”他广纳弟子,教人识篆捉刀,倾一生印艺,引领后学,造就人才,不少篆刻新人多为虞门学子,一个游刃方寸的新生代,脱颖而出。先生“犹思逐后尘”,而莘莘学子,学步前贤,已早在艺途扬尘了。这中间也不乏术业有成乃至大成者。像前期师从虞老的曹俊东,时下篆刻功深力勤,是弟子中的佼佼者之一;远赴日本的俞鉴  ,曾以超群的印艺走进省城,成为艺界一名有影响的青年篆刻家;更有甚者,中后期出道的邓成龙,学有大成,以其印学成就的出类拨萃,已成为沈阳鲁迅艺术学院书法系的一名教授。虞受言先生的篆刻艺术,还将在这一代人身上薪火相继,更加发扬光大。

留下评论